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走进西安>西安概况

牡丹江市西安区介绍

日期:2025-07-27 08:55 来源:西安区政府办

西安区,取“西部平安”之意,始设于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1970年10月改为先锋区,1980年6月复名西安区,隶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,区域总面积为376平方千米,建成区面积38平方千米,下辖温春镇、海南朝鲜族乡2个乡镇,31个行政村;先锋、火炬、牡丹、江滨、沿江、立新、水泥7个街道办事处,27个社区,辖区总人口为24.2万人,其中朝鲜族等16个少数民族聚居。近年来,先后获批“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”“国家数字乡村试点”“国家级城镇化建设试点镇”“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”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“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”“省级文明城区”等多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和荣誉称号。

西安是区位优越、交通便利的枢纽之区。这里作为“牡海宁”同城化发展的核心节点,民航机场、高铁新站两大交通枢纽坐落辖区,随着牡海城际公路通车、西十一跨江桥建成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在这里加速汇聚。从西安区出发,300公里可达省会哈尔滨,165公里直抵绥芬河口岸,230公里连通东宁口岸,既是城市西扩的主阵地,更是辐射内外的枢纽站。当前,西安区正借着城市西部开发的东风,让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,全力打造区域合作、对外开放的“桥头堡”。

西安是业态繁荣、商贸兴旺的活力之区。这里作为牡丹江市的商贸中心,太平路核心商圈辐射延伸,西三条路西十一条路商业带日益繁荣。万达、大润发、新玛特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星罗棋布,星巴克、海底捞等高端品牌齐聚一堂,区域内市场主体众多,涵盖商贸流通、外贸进出口以及餐饮等多种业态,共计拥有限上企业75户、个体工商户5000余家,更有夜经济亮相央视以及“龙江老字号”品牌加持,无论是传统消费还是新业态,都在这里迸发强劲动能。

西安是资源富集、生态秀美的宜居之区。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多样,拥有火山灰、玄武岩等40余种矿藏资源,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撑。辖区内老黑山、凤凰山等山体资源,不仅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,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价值,为城区增添了自然之美;牡丹江、海浪河等水系流经温春镇、海南乡进入城区,区内还有音乐湖、南湖、月牙湖等湖泊,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滨水景观。海南乡、温春镇的大量农田资源,不仅保障了区域的农业发展,还为文旅产业提供了独特的田园景观。此外,西安区还有上千种野生经济植物,山参、刺五加等名贵山产品盛产于此,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区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西安是文脉悠长、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区。这里拥有中东铁路、昭德皇后出生地、萨尔浒古城址等众多历史遗迹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传承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,抗联红色纪念馆、人民空军起飞地纪念馆等,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,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。朝鲜族文化、满族文化等民俗文化在这里交融,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氛围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,国家AAAA级景区1个、AAA级景区3个、AA级景区2个,具备中等规模以上的旅游景区(点)23,丰富的文旅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其独特魅力。

西安是产业兴盛、后劲勃发的务实之区。这里是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,地处北纬45度世界黄金玉米带、黑土带,27.9万亩耕地孕育出23个“三品一标”“黑土优品”产品,赤松茸、羊肚菌、车厘子、玉女果等棚室作物规模不断扩张,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2.25万亩,年产值达4.5亿元以上;同时,作为牡丹江发展较早的工业基地,西安区现有工业企业125户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,涵盖汽车配件、高端装备、生物饲料、木业制品、食品加工等五大行业领域,近年来在富通空调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,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发展前景广阔。

西安是重商亲商、高效服务的暖心之区。这里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“生命线”来抓,全力打造让企业安心经营、舒心发展的沃土。60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全程网办”,高频事项承诺时限压缩86.04%,38项做到“零跑动”,让企业少跑腿、好办事。创新推出“周六见”政务服务沙龙、便民“随时见”等特色品牌,立新市场监管所获评“全国五星级市场监管所”,区政务服务大厅跻身全省“十优”县级政务服务大厅。建立“1+6”政商交流服务平台,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实现全覆盖,无论是项目落地、生产经营还是政策兑现,西安区都以“店小二”式服务全程护航,让每一位投资者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智能问答机器人